立冬吃餃子的由來故事
2022-06-07 11:03:03 來源:網絡整理
分享到:
立冬吃餃子的由來是“交子之時”的說法,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,故“交”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。立冬節氣吃餃子寓意著人們對冬天的美好期盼,也是立冬這天改善一下生活,而“好吃不過餃子”。還有說法說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,人們認為吃了它,冬天耳朵就不受凍。
有諺語說:“立冬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!”有民俗專家認為,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,是“交子之時”,所以這時吃餃子有“順從天意”的意思。而且,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,勞動了一年的人們,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,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。
關于餃子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,據說,餃子原名叫“嬌耳”,是我國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,相傳在東漢末年,張仲景辭官回鄉時,正趕上冬至這一天,他看見老百姓饑寒交迫,耳朵都被凍傷,就將面皮包成耳朵形狀,用藥材煮了送給百姓,治好了他們的病,為了紀念他,吃餃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。
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,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,煮熟以后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,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“餛飩”。直到唐代以后,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。
相關文章

? 清明節氣的時間
? 春分的寓意和象征
? 春分是幾月幾日
? 春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
? 春分是什么季節的節氣
? 驚蟄是什么季節
? 驚蟄節氣三候
? 驚蟄是幾月幾號
? 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
? 三伏天什么時候最熱
免責聲明:文章與圖片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,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并通知我們進行刪除。
客服微信:zwhlwkf